欢迎您访问,益铖生涯教育官网!
咨询电话:16602903988(微信同号)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课程安排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职)业规划 > 院校查询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

学校类型:农林类

学校性质: 211高校

学校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官方网址:www.sicau.edu.cn

招生简章:zs.sicau.edu.cn

收藏

  • 院校简介
  • 开设专业


四川农业大学(www.sicau.edu.cn):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是四川第一所农业学府,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特色优势鲜明,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成都都江堰市的分校校区和位于成都温江的研究生校区。学校现设14个学院、1个研究生学院、5个研究所和多个研究中心。有63个本科专业,73个硕士授位学科专业(其中9个为一级学科授位专业),32个博士授位学科专业(包括3个一级学科授位专业),3个专业学位授位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4个部省重点学科,14个部省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批准的新世纪创新团队。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700余人。专任教师约150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50余人,硕士、博士导师 440 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杰出高级专家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

历史沿革

四川通省农业学堂

1906年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在成都厚载门内宝川局右侧旧仓库内成立,这是四川成立的第一所农业学堂,也是四川农业大学的历史源头。学堂于1906年6月1日先行开学,9月12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学堂分设农业、蚕业、林业的预科和本科。1910年4月学堂迁往成都东门外望江楼附近的农业试验场修建新校舍。

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1912年辛亥革命后,经四川省军政府批准改名为四川高等农业学校,设大专部和中专部。

1914年改名为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增设农本科、蚕本科。

四川省立农学院

1927年8月,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与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公立国学专门学校等五所专门学校合并组成公立四川大学,公立农专成为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

1931年四川省政府决定,将原公立四川大学的工科、农科改办独立学院,农科学院定名为四川省立农学院。

四川大学农学院

1935年7月四川省立农学院和重庆大学农学院并入国立四川大学,组建农学院。此后学院有较大发展。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在部分系调出的同时,先后将西南农学院、云南大学农学院、川北大学和西昌技艺专科学校的农艺、林业、畜牧、兽医专业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为学院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四川农学院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四川大学农学院从成都迁往雅安独立建校,命名为四川农学院。1956年9月5日四川农学院在雅安举行成立大会,在校学生1134 人,教职工515人,其中专任教师205人。

1959年开始招收水稻栽培、兽医产科、玉米育种、家畜饲养和家禽育种专业三年制硕士研究生。后因“文革”中断,至1978年恢复。

四川农业大学

198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同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校名。

1991年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6年和1998年四川农业大学先后通过国家“211工程”建设部门预审和立项审核,学校正式跨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

2001年,进入新世纪,学校在雅安建设了学校新校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01年4月原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四川农业大学,成为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

2005年学校在成都温江区开始建设研究生院和科学研究院,学校已有雅安、都江堰和温江三个校区。

2010年10月08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正式启用并举行了开学典礼。至此,四川农业大学“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形成。

科研机构
截止2014年,学校建有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6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2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社科研究基地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协同创新中心3个。
类 别
名 称
批准时间
批准部门
部省重点实验室[9]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
2005
教育部
动物抗病营养实验室
2007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008
农业部
动物抗病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2011
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2011
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011
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04
四川省科技厅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
2006
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08
动物抗病营养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10
四川省高校
重点实验室
作物生物工程实验室
1995
四川省教育厅
动物生物技术中心
1995
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实验室
1999
生态林业工程实验室
1999
土地资源信息实验室
2001
草业工程实验室
2001
园艺植物种质改良实验室
2001
森林保护学实验室
2001
茶叶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2004
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工程实验室
2004
畜禽品种资源发掘与利用
2006
无公害农药研究实验室
2006
四川省风景园林工程重点实验室
2006
农业环境工程实验室
2008
环境公害与动物疾病实验室
2008
果树栽培与生态实验室
2009
鱼类营养与安全生产
2010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2013
木材工业与家具工程重点实验室
2013
其它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2012
四川省环保厅
条件平台
国家实验猕猴种源基地
2005
科技部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南作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
2006
教育部
动物抗病营养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007
教育部
西南玉米技术创新中心
2007
农业部
四川省农业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000
四川省科技厅
四川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
2012
四川省环保厅
四川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
2013
四川省教育厅
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
2013
四川省教育厅
2011协同创新中心
川猪产业升级与猪肉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2013
四川省教育厅
川粮丰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 2014 四川省教育厅
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2014 四川省教育厅
社科研究基地
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2004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
2013
四川省教育厅
德国研究中心
2013
四川省教育厅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玉米遗传育种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2
四川省科技厅
水稻遗传育种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3
四川省科技厅
科学观测实验站
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四川科学观测实验站
2011
农业部
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四川科学观测实验站
2011
农业部
四川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2011
农业部
院系设置
截止2014年,学校设有学院22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在84个本科专业招生 
学院(研究院)
  
系(研究室)
农学院 作物遗传育种学系、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系、特种植物生产学系、植物生理学系、农业昆虫与农药学系、植物病理学系、生物技术系、生态农业与区域发展系
  
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经济与公共管理系、财务与会计系、金融系、工商管理系、经济与贸易系
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系、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气象与生态学系、微生物学系
风景园林学院
  
园林系、景观设计系、艺术设计系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系、野生动物保护系、草业科学系、水产养殖系
动物医学院 基础兽医系、预防兽医系、临床兽医系、药学系、动植物检疫系
林学院[14]  林学系、木材科学与工程系、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
园艺学院 园艺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系、茶学系
机电学院 农业机械化系、电气化系、工程基础系
  
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信息工程系
水利水电学院
  
农业水利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系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动物学系、植物学系、生物工程及应用生物学系、101研究室(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室)
理学院 应用化学系、应用物理系、应用数学系、基础教学部
  
文法学院 英语系、人力资源管理系、法学系、汉语言文学系、政治系、社会工作系、文化产业管理系、公共外语系
政治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系
艺术与体育学院 体育系、设计艺术系、传播艺术系、教育技术系、基础教学部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建筑系、城乡规划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市政工程系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系、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系、旅游产品与教育技术系
商学院 工商管理系、电子商务系、人文科学系、理学系、
独立研究所 动物营养研究所、水稻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预防兽医研究所、生态林业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果蔬研究所、园林研究所
其余研究院(中心)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5]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西南作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动物抗病营养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西南玉米技术创新中心、四川省农业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四川省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川猪产业升级与猪肉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序号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16] 
修业年限
学位授
  予门类
开办学院
1
020101
经济学
四年
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院
2
020301K
金融学
四年
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院
3
020304
投资学
四年
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院
4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院
5
030101K
法学
四年
法学
文法学院
6
030201
政治学与行政学
四年
法学
文法学院
7
030302
社会工作
四年
法学
文法学院
8
040104
教育技术学
四年
教育学
旅游学院
9
040201
体育教育
四年
教育学
艺术与体育学院
10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四年
教育学
艺术与体育学院
11
050101
汉语言文学
四年
文学
文法学院
12
050201
英语
四年
文学
文法学院
13
050303
广告学
四年
文学
艺体学院
14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年
理学
理学院
15
070202
应用物理学
四年
理学
理学院
16
070302
应用化学
四年
理学
理学院
17
070303T
化学生物学
四年
理学
理学院
18
070502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四年
理学
资源环境学院
19
0705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四年
理学
资源环境学院
20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学
四年
理学
资源环境学院
21
071001
生物科学
四年
理学
生命科学学院
22
071002
生物技术
四年
理学
生命科学学院
23
071004
生态学
四年
理学
资源环境学院
24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信息工程学院
25
080905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信息工程学院
26
081001
土木工程
四年
工学
土木工程学院
27
081101
水利水电工程
四年
工学
水利水电学院
28
081702
包装工程
四年
工学
食品学院
29
082302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四年
工学
机电学院
30
082303
农业电气化
四年
工学
机电学院
31
082304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四年
工学
水利水电学院
32
082305
农业水利工程
四年
工学
水利水电学院
33
082402
木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林学院
34
082502
环境工程
四年
工学
资源环境学院
35
082503
环境科学
四年
理学
资源环境学院
36
082504
环境生态工程
四年
工学
资源环境学院
37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食品学院
38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四年
工学
食品学院
39
082801
建筑学
五年
工学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40
082802
城乡规划
四年
工学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41
082803
风景园林
四年
工学
风景园林学院
42
083001
生物工程
四年
工学
生命科学学院
43
090101
农学
四年
农学
农学院
44
090102
园艺
四年
农学
园艺学院
45
090103
植物保护
四年
农学
农学院
46
090104
植物科学与技术
四年
农学
农学院
47
090105
种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农学
农学院
48
090106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四年
农学
园艺学院
49
090107T
茶学
四年
农学
园艺学院
50
090108T
烟草
四年
农学
农学院
51
090109T
应用生物科学
四年
理学
生命科学学院
52
090201
农业资源与环境
四年
农学
资源环境学院
53
090202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四年
农学
动物科技学院
54
09020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四年
农学
林学院
55
090301
动物科学
四年
农学
动物科技学院
56
090401
动物医学
四年
农学
动物医学院
57
090403T
动植物检疫
四年
理学
动物医学院
58
090501
林学
四年
农学
林学院
59
090502
园林
  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方向)
四年
农学
风景园林学院
60
090503
森林保护
四年
农学
林学院
61
090601
水产养殖学
四年
农学
动物科技学院
62
090701
草业科学
四年
农学
动物科技学院
63
100701
药学
四年
理学
动物医学院
64
100702
药物制剂
四年
理学
动物医学院
65
100806T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四年
理学
农学院
66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工学
信息工程学院
67
120103
工程管理
四年
工学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68
120105
工程造价
四年
工学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69
120201K
工商管理
四年
管理学
经济管理学院
70
120202
市场营销(营销策划方向)
四年
管理学
商学院
71
120204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方向)
四年
管理学
经济管理学院
  商学院
72
120206
人力资源管理
四年
管理学
文法学院
73
120210
文化产业管理
四年
管理学
文法学院
74
120301
农林经济管理
四年
管理学
经济管理学院
75
120302
农村区域发展
四年
管理学
农学院
76
120404
土地资源管理
四年
工学
资源环境学院
77
120801
电子商务
四年
管理学
商学院
78
120901K
旅游管理
四年
管理学
旅游学院
79
120902
酒店管理
四年
管理学
旅游学院
80
120903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四年
管理学
旅游学院
81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艺术学
艺术与体育学院
82
130503
环境设计
四年
艺术学
风景园林学院
83
130504
产品设计(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
  产品设计(旅游产品设计方向)
四年
艺术学
林学院
  旅游学院

师资队伍

截止2014年,学校有教职工3190人,其中:教授306人、副教授521人;博士生导师184人、硕士生导师58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2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人选1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2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4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6 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4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4月,四川农业大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5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二级学科76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9个;有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19个。
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首次批准时间
国家重点学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988
国家重点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
2002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2007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预防兽医学
2007
省部级重点学科
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首次批准时间
农业部重点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
2000
林业局重点学科
森林培育
2006
四川省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
作物学
2008
畜牧学
2008
兽医学
2008
四川省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
1992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992
预防兽医学
1996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1999
土壤学
1999
森林培育
199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004.5
果树学
2004.5
草业科学
2004.5
农业经济管理
2008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2008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2008
植物病理学
2008
植物学
2008
土地资源管理(培育)
2008
水产养殖(培育)
2008
四川省重中之重
建设学科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2003
预防兽医学
2003
森林培育
2003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2008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生物学、草业科学、林学、园艺学、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风景园林学、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学、草业科学、林学、园艺学、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风景园林学、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

博士后流动站

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草学。

学科排名

教育部第三轮(最新)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四川农业大学共有6个学科参评,其中,5个学科排名前五,1个学科排名前十,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和畜牧学均排名第四。

序号
代码
学科名称
排名
序号 代码 学科名称 排名
1
0901
作物学[18] 
4
4 0909 草学 5
2
0905
畜牧学
4
5 0834 风景园林学 4
3
0907
林学
5
6 0906 兽医学 7

教学建设

截止2014年,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0项。

国家级精品课程

动物传染病学 植物学 生物统计学 作物育种学 动物营养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动物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特色专业

茶学、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园艺学。

校园校区

四川农业大学分为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成都校区和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

雅安校区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概况: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本部校区与雅安市区共生,占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三分之一个雅安市区。雅安校区由濆江分隔老校区和新校区,学校的所有机关职能部门均设置在雅安校区,是学校的“政治”中心。雅安校区设有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14个二级学院,即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林学院、园艺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机电学院、食品学院、政治学院、文法学院、艺术与体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等。

雅安校区环境优美,老校区有上百棵历史悠久的法国梧桐树,号称“百万大道”,新校区有一里长的“桂花大道”以及安静优雅的“老板山读书公园”和富有特色的“农牧场”。雅安校区拥有四川乃至全国先进的动物疾病检测仪器、动物疾病研究控制室、动物医院。

成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概况: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占地面积600余亩。其前身是1988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1990年12月,水稻研究所从雅安迁到温江。2005年,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西南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农业科技创新高端平台,学校决定以水稻研究所为基础,集中学校最具优势的学科,将位于都江堰市的小麦研究所、位于雅安校本部的玉米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所、园林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迁至温江,建立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科学研究院。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根据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批复的灾后重建规划,学校将都江堰分校灾后重建项目纳入温江实施异地重建。2010年7月,学校撤销成都科学研究院,成立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2010年10月10日,成都校区正式启用。

成都校区有4个学院、10个研究所和1个研究中心,即农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预防兽医研究所、生态林业研究所、果蔬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园林研究所和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都江堰校区

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位于世界旅游文化城市都江堰,占地面积16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2余万平方米。其前身是 1953



X